足球場上最安靜,卻也最震耳欲聾的時刻,就是裁判哨音響起,手指指向「12 碼點」的那一瞬間。
點球(Penalty Kick),俗稱 12 碼。它是進攻方最渴望的禮物,也是防守方最絕望的懲罰。有人說點球是「送分題」,進球機率高達 75% 以上;但對主罰球員來說,這是一場巨大的心理戰。
這篇我們不只講規則,更要帶你從「射手 vs. 門將」的視角,看懂 2026 世界盃這場 11 公尺決鬥背後的眉角!

為什麼叫「點球」?
點球的正式名稱是「12碼罰球」。
- 觸發條件: 當防守方在「自家禁區內」犯了原本該判直接自由球的規(例如:禁區內手球、鏟人犯規)。
- 位置: 球必須放在距離球門線 11 公尺(12 碼) 的圓點上。
- 情境: 這是一場 1 對 1 的單挑。除了守門員和主罰者,其他人都必須滾得遠遠的。
守門員的緊箍咒:那條「線」不能跨!
在過去,守門員為了撲點球,常會偷偷往前跨好幾步縮小角度。但現在的規則(2026 世界盃適用)抓得超級嚴!
規則重點: 在球被踢出的那一瞬間,守門員的兩隻腳中,至少要有一隻腳「踩在球門線上」。
- 可以做的事: 他可以在線上跳波浪舞、左右橫移、揮手干擾你的視線。
- 不可以做的事: 他不能提前往前衝。如果有違規且撲出了球,裁判會判「重踢」,守門員還會吃牌警告!
禁區邊緣的攻防:為什麼大家都要擠在那?
當點球準備踢的時候,你會看到其他 20 名球員全部擠在禁區線(球門前大方框)和罰球弧(半圓)外面,像在等百貨公司開門一樣。
這不是湊熱鬧,這是在搶「第二波進攻權」。
- 如果球被擋出: 球員可以衝進去補射或解圍。
- 防偷跑規則:
- 如果在球踢出前,進攻方隊友先衝進禁區,進球不算,要重踢。
- 如果是防守方隊友先衝進去,球沒進的話,也要重踢(給進攻方第二次機會)。
所以,那些擠在線邊的人,都在抓球踢出去的那 0.01 秒啟動,早一步是犯規,晚一步就搶不到球。
心理戰術:帕南卡 (Panenka) 與 假動作
點球不只是比腳力,更是比心臟。
- 停頓,假動作: 主罰者在助跑時可以改變節奏(忽快忽慢),騙守門員重心偏移。但是! 當他助跑結束,「最後起腳的那一步」不能停頓。如果在這時候「騙狗」,裁判會吹犯規,進球不算且吃黃牌。
- 勺子點球 (Panenka): 這是心臟最大顆的踢法。賭守門員會撲向左右兩邊,於是輕輕把球「搓」向球門正中央。踢進了是英雄,被接住就是丑角。
FAQ 點球常見疑問
點球可以傳球嗎?
居然可以! 這招叫「雙人點球」。主罰者輕輕把球往斜前方踢(只要有明顯移動),隊友從後方衝上來射門。這完全合法,只要隊友在踢球前沒有偷跑進禁區就行。(梅西和蘇亞雷斯就玩過這招!)
球踢中門柱彈回來,主罰者可以補射嗎?
不行! 規則規定主罰者不能連續觸球兩次。如果球中柱彈回來(守門員沒碰到),主罰者不能碰球,必須等其他球員碰到球後,他才能再次觸球。
如果點球大戰(PK 賽)守門員受傷怎麼辦?
可以換人。 如果球隊還有換人名額,可以換替補門將上來。如果沒名額了,就得由場上其中一名球員(穿上門將衣服)來客串守門員。
結語
點球,是足球場上最殘酷也最迷人的環節。它將 90 分鐘的團隊努力,濃縮成這 11 公尺的個人對決。
下次看到點球,別只看進了沒,試著觀察守門員的腳有沒有離線、旁邊的人有沒有偷跑,你就會發現這幾秒鐘裡藏著滿滿的細節!
延伸閱讀: 搞懂了越位,接下來建議你深入了解【角球】、【越位】、【波膽】以及【紅黃牌規則】,全面掌握足球比賽的規則,觀賽更有樂趣!


